PG新闻
News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联影智能主办的“技术无疆,全球共济:医疗健康如何同绘共生式未来”分论坛上,一场特殊的“人机对决”引发关注——AI辅助医生队与人工医生队围绕胸部CT影像展开诊断较量。随着“321”倒数结束,AI辅助团队借助智能体快速检出病灶,医生仅需要核实后即可生成诊断报告,展现了医疗AI的技术实力。论坛汇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沪粤琼等地医院及企业代表,通过实战案例与合作成果,勾勒出医疗AI从临床应用到全球普惠的发展图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分享了产医协同的创新实践。在肿瘤诊疗中,脑、肝、骨等部位的转移瘤检查占影像科工作量的70%,仅脑转移瘤检查,需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后进行1mm薄层重建,由此产生的磁共振图像多达上百张,医生排查压力巨大。为此,该院与联影智能联合研发的脑转移瘤AI系统,自动显示病灶信息、自动生成影像,目前已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骨转移瘤AI系统也同步推广。
针对患者就医时纸质材料携带麻烦、跨院检查结果难互认,以及医生病历书写耗时长等问题,双方共创基于“中肿经验”的智慧诊室解决方案。患者通过预问诊智能体上传既往报告,AI借助结构化语义识别技术自动录入系统;电子病历智能体实时转写医患对话并生成规范病历,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论坛现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的“人机比拼”印证了AI的价值。3名医生借助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一键就检出肺结节、冠脉钙化等胸部异常,医生仅需核实诊断后即可生成报告,整体效率提升25%。“这不是人机对立,而是协同探索。”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表示,AI不仅提升效率,更让低年资医生也能达到较高诊断水平,但对医生报告规范性提出更高要求。联影智能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周翔透露,下一步将携手中山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各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深化临床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AI正积极推动医疗普惠。在国内,新疆莎车县人口约百万,肺结核筛查压力巨大。借助联影智能研发的AI系统,当地实现高效筛查,让百姓就近享受优质服务。在国外,联影智能AI曾检出印度尼西亚当地医生漏诊的肺部恶性磨玻璃结节,助患者及时手术。“科技无国界,能让更多人看好病才是价值。”印尼大学医学院放射科主任雷伊汉的感慨,道出了医PG电子疗AI跨越地域壁垒、推动全球健康公平的深层意义。
从国内医院的流程优化到基层与海外的资源普惠,论坛展现的案例印证了中国医疗AI以创新之力打破地域与资源的壁垒,在全球健康版图上,勾勒出普惠医疗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