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AI影像究竟已发展到何种程度?在WAIC2025上,一场精彩对决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3、2、1!随着倒计时结束,AI辅助医生队与人工医生队的激烈比拼正式开启。当人工医生队刚刚凝神阅片时,AI辅助医生队已迅速启动智能体系统——鼠标轻划之间,病灶便被精准捕捉,诊断报告同步生成,医生只需逐项核实,即可完成报告;而无AI辅助的医生们,则需操控鼠标在影像上细细拖动,逐行排查每一个断层画面,之后再手动撰写报告。
经过三轮接力角逐,AI辅助医生队以整体效率领先的优势,锁定了比赛结果。这款能助力医生大幅提升阅片与报告书写效率的AI智能体,便是联影智能最新研发的成果——“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就像一位‘超级助手’,不仅能精准筛查出所有病灶信息,还能实现图像与报告的实时联动,让写报告变成了审报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也省心不少。”AI辅助医生队的一位医生在现场感慨道。
“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基于混合模态的大模型技术,能够实现一次胸部CT扫描,自动识别肺结节、骨折、冠脉钙化、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73种胸部疾病异常,由中山医院放射科与联影智能联合开发。
“这款胸部CT一扫多查智能体,是我们与联影耗时一年多共同打造的成果。研发过程中,我们用本院40万个病例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又通过6万多份外部病例完成验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兼放射诊断科主任曾蒙苏在现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如今医疗领域已迈入AI时代,这必将重塑医院的诊疗模式。”
为医院发展带来的赋能成效显著,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还能降低人力成本。据曾蒙苏介绍,胸部CT一扫多查智能体大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以往一份诊断报告需要低年资医生撰写后,再由高年资医生核查。而现在AI自动生成报告,仅需一名医生核实或修改即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医生叶晓丹也表示:“我院每天的CT检查量达3500~4000人次,其中胸部CT占比近半。这几年有了AI的协助,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AI为医疗领域带来的变革,远不止于降本增效。在推动医疗普惠、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方面,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地处南疆边陲的莎车县为例,其常住人口超百万,但全县执业医师总数不足900人。2024年,莎车县筛查出上万名肺结核高危人群,这意味着数百万张胸片亟待医师诊断,当地医疗队伍常年承受着巨大压力。
“有了PG电子AI之后,每年的肺结核筛查工作再也不用愁了。”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蔡思鹏在活动现场感慨道。AI不仅能助力医生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筛查,更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筛查服务。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大型三甲医院的诊疗能力复制到基层。比如基层医院配备同款CT和AI应用,按标准化扫描完成,AI能辅助医生筛查病灶,并生成报告,再由医生终审即可。此外,大模型的推理过程还能帮助基层医生拓展思路、查阅文献,辅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
近期,联影智能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规模达10亿元。此次融资由易方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国投资管共同领投,上海联和、盛石资本、保览投资、苏创投、均为、清松资本、张家港、联影集团、联影医疗等机构参投。
作为联影集团旗下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子公司,联影智能的业务版图覆盖医疗影像分析、智能诊断辅助、医疗数据管理、疾病预测、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及临床科研等环节,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融入医疗全链条。
联影智能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周翔接受上海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轮融资将重点投向技术创新。一方面向多模态领域拓展,推动影像、语音、文本等多模态信息在手术室、病房等场景的融合应用;另一方面深耕纵向创新,全力攻坚大模型智能体、医院数智化业务系统的研发升级。”
目前,联影智能已成功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公司的100多项应用正从量变实现质变。”周翔进一步阐释,这种质变体现在三个维度:医学层面覆盖医院全流程,可实现全局优化;技术层面边际成本持续下降,形成成本优势;业务层面从单点AI应用升级为全院级数智化解决方案。
谈及合作厂商的选择标准,孙颖表示:“如今,各厂商的医疗大模型相比以往基于机器学习的AI,更贴合医疗流程——具备思考、推理与生成能力,能在原有流程上延伸拓展,更符合临床医生与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作对象时,我们最看重是否拥有既懂医学痛点又精通工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垂直医疗领域中,有人才与数据积累的企业,若能与具备算力资源的大厂结合,将是理想的合作模式。像联影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积淀深厚,我们先后跟他们合作开展脑转移瘤、骨转移瘤等AI产品的研发。”
“双方团队历经一年多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脑转移瘤病灶智能检出系统,可自动显示病灶信息并生成影像所见;在此基础上,又推出骨转移瘤AI应用。”孙颖现场透露,这两套AI系统目前分别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标志着该方案从中大肿瘤走向全国,让更多肿瘤患者享受到更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除“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与智慧诊室解决方案外,近期联影智能在AI医疗领域的研发成果实现“多点开花”:外科手术智能体成功辅助中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季彤主任团队完成AI+AR皮瓣移植手术;介入医生智能体在中山医院心内科投入临床打磨;电子病历智能体已部署至中山医院多个科室,累计应用数千例,工作效率提升75%;客服智能体、质控管理智能体等多款产品也在落地“上岗”。
国开分析师王雯认为,随着DeepSeek带来的技术革命和随之的性能提升,在医疗领域的部署和实践会加快,进而推动商业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