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在2025年,随着医疗行业对人工智能(AI)的需求持续增长,科技巨头们正在积极布局AI医疗市场,以期在这一千亿级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医疗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特别是以大模型为核心的AI技术正在推动医疗服务的变革。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从2020年的2.92亿元增长到94.61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42亿元。这一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优质医疗资源的供不应求。当前,中国三级医院仅占7.8%的比例,却需承担50%的门诊量,造成了巨大的需求缺口。这为技术革新与替代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华为联合发布的RuiPath病理模型成为了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该模型涵盖了多模态病理分析能力,能够对全流程临床病理辅助诊断进行支持,已覆盖我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的19个常见癌种。RuiPath的开源特性不仅推动了模型的普及,也有效降低了医疗数据的敏感性和私有化部署的成本,为超百家三级医院提供了本地化的解决方案。
与华为的技术创新不同,蚂蚁集团则通过并购整合资源,构建了一个涵盖机构、医生和用户的全景医疗生态系统。蚂蚁集团的AI健康应用AQ通过连接全国超过5000家医院和近百万名医生,形成了一个闭环服务体系。该应用不仅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和报告解读,还通过智能化的服务帮助用户实现更便捷的健康管理。
腾讯同样在医疗AIPG电子领域加速布局,通过其微信生态系统,将医疗服务与用户紧密连接。腾讯的医疗AI平台通过双AI引擎驱动,充分利用自研模型与开源模型的协同效应,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医保业务处理和医疗咨询服务。
尽管AI医疗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问题亟待解决,医疗数据的合规使用是技术落地的前提。其次,伦理规范的建立和跨部门协作的信息共享也是推动AI医疗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使得医院在采购决策时需谨慎。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AI医疗有望从锦上添花转变为刚需必备。未来,如何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AI技术真正融入到民众的日常健康生活中,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你认为,AI医疗的下一个突破点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