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医疗器械ETF基金、医疗器械指数ETF、医疗ETF南方、医疗ETF基金、医疗ETF华泰柏瑞、医疗器械ETF、医疗设备ETF涨超2%;医疗ETF易方达、医疗ETF、医疗ETF龙头跟涨。
消息面上,8月5日,国家医保局发文指出,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药品集采措施的部署要求,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会同相关部门优化完善集采措施,指导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药品联采办”)积极推进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确定了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围。
此外,AI医疗再迎政策催化,细分赛道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导向进一步明确且强烈。AI+医疗细分应用广泛,其中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或将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方正证券认为,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PG电子网站业革命,AI医疗各赛道将迎来加速发展。“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脑机接口(BCI)商业转化持续加速,受国内监管审批对安全、伦理的高要求,以及产业发展优先推进庞大康复患者群体驱动,国内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国产企业加速自研与合作布局,如翔宇医疗深耕康复赛道,2025年6月获批两款脑机接口产品,同时还布局BCI技术与康复设备的融合,预计年内有20-30款搭载BCI的康复设备上市。同时,医保支付端也在持续完善付费体系建设,驱动中国脑机接口市场拓展。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手术机器人也实现了与AI、5G远程等技术的融合升级,而且在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驱动下,终端对手术机器人的需求不断提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国产企业实现快速追赶和比肩,在关税压力和设备更新驱动下,国产化率已提升至近50%,国产企业凭借性价比和本土供应链优势持续竞争核心市场、填补下沉市场空白;骨科机器人赛道终端招标及临床手术量持续增长,国产份额稳步提升,其中天智航受益全骨科机型放量,巩固龙头地位。此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产医疗设备龙头企业也开始进军机器人赛道,协同其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实力、AI技术积累等优势,驱动中国手术机器人发展。
西南证券表示,WAIC显示AI医疗已进入临床深水区。《人工智能+》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行动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结合WAIC会议,AI医疗目前已延伸至多癌筛查、急危重症智能体以及慢性病管理等领域。技术端解决早筛、急重症、罕见病等核心痛点;商业端通过生态连接以及全球化打开增长天花板。技术革新正系统性破解“优质医疗不可能三角”(便宜、优质、高效兼得),AI医疗作为AI应用的核心一环,建议积极关注。
信达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或将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引擎,而AI医疗或将迎来新一波产业革新的机遇。在AI医疗应用方面,我们认为可以关注:①AI+制药;②AI+医疗大模型;③AI+影像;④AI+医检;⑤AI+医药电商/精准营销;⑥AI+基因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