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在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其中,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成为AI医疗的先锋,以其在天津市建立的数字健共体为实践样本,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行业发展路径。
自2020年起,微医在天津创建了一所人工智能总医院,并联合266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构建了天津市数字健共体。这一举措,标志着一场关于医疗模式的变革悄然展开。根据微医控股高级副总裁闫晋红的介绍,去年该医院接待了超过300场来自全国的考察与学习活动,彰显了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微医的数字健共体不仅是一座医院,更是连接医院、医生、患者与卫生健康机构的桥梁。AI赋能的医疗模式崭露头角,帮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AI医疗已成为微医控股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79.21%。
采访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过程中,张家窝镇社区卫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马景瑜深刻感受到AI技术对医疗模式的改变。传统的看病模式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问诊与开药,而在数字健共体的推动下,患者首先由健康管理师接待,进行初步的健康筛查。接着,借助AI的辅助,医生能更加专业、准确地制定诊疗方案,显著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的概率。
正如马景瑜所言,人工智能能够迅速学习前沿医学知识,提供医生所需的指导,提升了治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开药时,AI还会根据患者的历史数据进行智能提示,帮助我们避免用药错误,让治疗更具针对性。”在这样的支持下,医生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智能。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数字健共体着眼于高风险人群的全程管理,针对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制定了闭环服务流程。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胜林介绍,实施“筛、防、诊、治、管、康”全流程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根据数据,自数字健共体建立以来,天津市内的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了23%至50%不等;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从17.8%上升至44.2%,血压达标率由19.5%提升至61.5%。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减少了医疗支出,而且让患者得到了更为个性化的关怀。
微医控股的数字健共体模式通过AI医生、AI药师等多个方面为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新活力。AI医生承担着辅助诊疗的责任,其处方不合理提醒遵从率达到了99.97%。AI药师则大幅提升了处方审核效率,确保患者得到较为经济且安全的用药选择。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上半年,数字健共体的医保拒付率显著降低至约0.04%。
目前,数字健共体的会员已达100万名,覆盖多种疾病的护理服务已经展开,展现出强大的医疗服务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微医控股的招股书中提到,2024年上半年,来自AI医疗服务的收入高达14.4亿元,显示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有了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成功经验,微医控股计划将其模式复制到其他城市。闫晋红透露,早在2024年,微医便与贵阳、银川等地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还将与上海的多个区域建立类似合作。这样的布局,无疑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并推动全国医疗改革的深入落实。
AI医疗的崛起使我们看到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微医控股通过数字健共体的成功实践,为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强大的智能化动力,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全面升级。随着其在全国的推广,这一模式有望改变更多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甚至带来整体医疗行业的深层次变革。
在这样的变革面前,尽管技术不断进步,医生的存在依然不可或缺。正如马景瑜所说:“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助手,而不是替代者。”在未来,期待医疗行业在AI的助力下,迎来更美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