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近日,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乌桕村村民宋耀兰坐在村卫生室前大榕树下的石凳上,等待村医给自己做检查。“今天是村医入户进行慢病随访的日子,我家住得近,所以不用他们跑家里。”贵港市港南区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于2024年7月升级系统打造村卫生室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覆盖162个村卫生室,实现电子处方、医保结算等多项功能,提高了村医工作效率和群众就医体验,入选2025年广西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助力乡村振兴。(7月10日 广西云-广西日报)
从“纸间奔波”到“云端轻点”,终结繁琐台账之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长期以来,村医被淹没在纸质台账的“海洋”中,慢病随访需手写多份表格,药品库存依赖纸质登记,医保结算依赖POS机与纸质单据双重核对……冗杂的流程不仅耗时耗力,更因信息割裂导致重复劳动。而今,港南区村卫生室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出现,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就如,过去随访要带一摞本子,现在平板电脑一屏全览患者病史、用药记录和体检数据。电子处方替代手写药方,库存管理实现动态更新,医保结算直接对接系统,村医得以从“文书员”回归“诊疗者”。以数字赋能,提升的是工作效率,让村医有更多时间倾听患者诉求,“解放”了乡村医卫工作者的双手,让“以患者为中心”重新回归医疗本质。
从“信息孤岛”到“数据互联”,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基层医疗的痛点,往往源于信息壁垒。曾经,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城区医院的数据互不相通,患者转诊时需重复检查,慢性病管理缺乏动态追踪,甚至出现“同一患者在不同机构用药冲突”的荒诞场景。当前,港南区平台通过数据PG电子网站互联共享,构建起“村—镇—区”三级医疗信息网。就如,工作人员可实时调取全镇行政村健康数据,慢性病患者用药异常会自动弹窗预警,医生接诊时能快速掌握患者病史……让“数据多跑腿”,让“患者少跑腿”,诊疗精准度提升进一步为“经验医学”迈向“智慧医学”做足了准备,更为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单一功能”到“生态构建”,智慧医疗的乡村振兴图景。解决长期“梗阻”,处理当下难题,着眼未来发展。眼下,当地的一体化平台,正朝着“智慧医疗大平台”升级,据悉未来还将实现村卫生室、乡镇医院、城区医院的数据共享共用。试想一下,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区专家的远程会诊,急诊患者转诊时无需重复检查,家庭医生可基于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不正是乡村振兴中“健康中国”战略的微观写照!当数字化工具与基层医疗深度融合,提升的是服务能力,更重塑了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格局,还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了可实践的现行方案。
诚然,数字化不是基层医疗的“装饰品”,而是破解痛点、提升效能的“金钥匙”。从终结台账之困到打通数据孤岛,从党建引领服务到构建智慧生态,技术赋能基层医疗的无限可能尽显其间。数字时代,我们看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奔波、健康有保障”的愿景将更近一步。愿数字时代对基层医疗持续增力赋能,以“健康为民”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苗瑞祥)
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丨扎实推进林票碳票改革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