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8月2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多学科数字化诊疗会诊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赵峻教授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戴天宁、CT室主任赵林涛共同为多位肺部疾病患者诊疗,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解除困惑。这不仅是两家医院“科室医联体”深化合作的生动实践,更让龙江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家级医疗资源,为各类疑难肺部疾病患者诊疗开辟了新路径。
46岁的刘先生(化名)是纵膈胸腺癌患者,这次,借助“科室医联体”的平台,刘先生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见到了赵PG电子通信峻教授。赵峻教授结合病历和影像资料以及病人的身体情况,给出了明确方案:“目前转移灶的位置和范围不适合手术,建议继续优化现有化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病灶变化。”这番条理清晰的分析,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刘先生心中的困惑。“不用再瞎琢磨了,终于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刘先生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了。
近期想要备孕的27岁王女士(化名)很苦恼,由于自己患上了肺结节,医生建议定期CT复查,但王女士一直担忧CT辐射会不会影响宝宝?要是怀孕后结节长大了怎么办?赵峻教授仔细查看了她的影像资料,发现结节形PG电子通信态稳定,结合她的年龄和生育需求,给出了一套兼顾方案:“先做微创手术把结节切除,然后再考虑备孕,这样既能彻底消除隐患,也不会影响怀孕。等生完宝宝,再按常规做复查。”王女士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她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案,这回能踏踏实实备孕了,这趟没白来!”
这两位患者的诊疗经历,正是“科室医联体”模式持续发力的缩影。赵峻教授通过定期出诊、远程会诊、手术指导等方式,将先进的诊疗理念与技术毫无保留地注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使这种“零距离”诊疗服务成为常态——无需长途跋涉、不必辗转挂号,龙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面对面诊疗服务。
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介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峻教授团队的科室医联体合作,核心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扎根,不仅解决患者当下的就医难题,更要通过技术传承提升科室诊疗水平,为肺部疑难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李晓晖 安晨菲)
8月2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多学科数字化诊疗会诊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赵峻教授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戴天宁、CT室主任赵林涛共同为多位肺部疾病患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