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新闻
News
定点医药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医保目录支付范围持续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落地惠民、跨省报销“快捷办”、医保报销比例持续提高……一项项谋均衡、促共享的医改举措,“医”路守护群众身体健康,让民生福祉更有“医”靠。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持续深化医保改革、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抓手,立足群众就医需求,全面推行“有温度”的就医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有医保托底,可比过去强太多了,做假体手术总共花了不到一万元,剩下的全靠医保报销,减轻了我不少经济负担。”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参保群众覃先生说。日前,覃先生确诊为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假体套耗材费用6501元,合计医疗总费用1.79万元,医保结算后总计自付8005.82元,髋关节假体套让他节约了医疗费用32599元。港北区通过集采药品购入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髋关节假体套,从集采的39100元/套降至6501元/套,价格降幅达83.4%。
“之前每次化疗都要支付差不多两千块钱,现在不到一千块钱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医保,我根本负担不起长期的医疗费用,都不敢再就医了。”港北区庆丰镇新塘村杨先生因恶性肿瘤到港北区人民医院进行日间化疗,医疗项目纳入DRG医保支付后,同样的药品、药效只需个人支付783.43元,一年下来为他省下了不少钱。
让群众真正获益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以来,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有病忍着不检查,怕花钱、怕花不起钱是常态。为减轻患者看病用药负担,港北区持续深化DRG医保支付方式和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通过优化和调整医疗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辖区26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实施DRG付费,截至6月底,纳入DRG付费病例约2.3万例,DRG总费用约5767.52万元,拨付DRG费用4426.47万元,拨付非DGR费用5212.85万元。集采药品数达到827种、医用耗材达到80类,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平均降幅约50%,累计减少群众就医负担1276.25万元。
“现在看病真方便啊,跨省看病再也不需要来回折腾报销了。”作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受益者陈女士由衷感慨道。
“就医买药不带社保卡,出门只需医保码”“手机点一点,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医保缴费”……如今在港北,“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正在成为群众医保经办、就医购药的新常态。
为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港北区在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上下足“绣花功夫”,深入推进“互联网+医保”,全面推行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逐步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经办服务网络,深化基层赋能,推动业务下沉,延伸经办触角,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截至6月底,辖区327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码激活数量41万人,通过刷脸支付结算达7万人次,使用医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保电子凭证结算达16.6万人次,已完成217家医保钱包接口改造工作。11个乡镇(街道)均可提供36项及以上医保服务申报受理,137个村(社区)可办理参保登记、信息查询等26项以上医保服务。政务服务大厅医保业务办件2.2万件,医保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好评率100%。
同时,该区还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增便利,持续深化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优化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渠道,全面落实参保群众省外线上备案、省内跨市异地门诊和住院直接结算、省外门诊慢特病种直接结算,进一步满足参保群众的异地就医需求。截至6月底,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2.7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342.09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结算7127人次,医保基金支付940.48万元。10种门诊慢特病开通跨省直接结算926人次,医保报销金额77.83万元。(苏蕊花 李琼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1岁网红博主抗癌近一年离世,丈夫发文:再见了媳妇,我一定把儿子带好,不让你失望